
利辛:送烈士“回家”,让亲人“相见”
作者:吴向前
发布时间:2024-04-05
浏览:158
近日,利辛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纪王场乡政府以及安徽师范大学“为烈士画像”志愿者团队分别为该乡镇的祝文卿、李成明两位烈士家属送上烈士画像,告慰烈士英魂。
“像,真的太像了,和我小时候记忆中大哥参军时的相貌一样,我代表全家人感谢你们……”祝文卿烈士的弟弟祝传卫用颤抖的手从志愿者手中接过了哥哥的画像,长满老茧的双手一边反复摩挲着画像里依旧年轻灿烂的脸庞一边激动地说。
李成明烈士牺牲时儿子尚未出生,一直以来,李修世的最大愿望就是想见见父亲的模样。当81岁高龄的他看到画像后再也控制不住眼中的泪水,抱着画像,轻轻地贴放在胸前,不停地擦拭着,一遍遍地说,“爸,我终于看清了您的模样!回家就好,回家就好……”
为了慰藉英勇牺牲的先烈们,在利辛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大力支持下,工作人员张乾三联系“为烈士画像”公益活动志愿者叶庆华女士,由安徽师范大学“为烈士画像”志愿者团队根据烈士亲属面貌和描述等,经过多次沟通和修改,最终还原了祝文卿、李成明两位烈士生前样貌,并将画像送到烈士家属手中。
“能为自己家乡的烈士家属做点事,我感到很荣幸和光荣。”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00后”大学生郑明月,主动从老师手中接下为祝文卿烈士画像任务的她,每画一笔都格外慎重,生怕画得不像,让烈属失望。“听说祝文卿烈士和他的弟弟很像,我就照着他弟弟的照片画。从画轮廓到完善细节,每一步,我们都请烈士亲属提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
烈士离去时,风华正茂;如今描摹英烈容貌的学子们,也正青春。利辛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马其朋表示,“为烈士画像不仅寄托着思念与敬意,也是一种红色传承。让更多人了解英雄的过去,为烈士家属圆梦,正是这场跨越时空的团聚的意义所在。”(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