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烈士陵园位于利辛县纪王场乡路集村,始建于1984年,原名为路集烈士陵园。2008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建,陵园扩建后,总占地面积约26000平方米。2008年2月开始扩建,到2011年3月份主体工程基本完工。4月3日,清明节前夕,县委、县政府举行了隆重的开园仪式。2019年8月,利辛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对烈士陵园进行修缮,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此次修缮内容包括烈士纪念碑的台基和主碑加固、护栏维修翻新、厕所维修、花草树木修剪及整理、展厅部分(展厅台阶维修、墙面维修粉刷、院内重新设计、展厅内地面整修、展示画面重新制作等)、路面维修,并增设了指示牌、分类垃圾桶,警示标牌等,修缮工作于9月中旬全面竣工并通过验收,修缮后的烈士陵园更显庄严肃穆。

        利辛烈士陵园由革命烈士纪念碑、悼念广场、烈士墓群和革命烈士纪念馆四部分组成。革命烈士纪念碑,碑身高14米,雕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是由原省人大主任、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王光宇同志题写。悼念广场面积达1000平方米,能够一次容纳1000人同时悼念。在一片苍松翠柏之中,安卧着665位英灵不朽的身躯其中,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138位烈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148位烈士,陵园中竖有“英魂”纪念碑;在各个时期牺牲的363位无名烈士,陵园中竖有“忠魂”纪念碑;后期迁移安葬16位烈士。

    

        革命烈士纪念馆,是革命烈士陵园中比较核心的一个部分。纪念馆共分为两个展厅,占地面积约340平方米。第一展厅展示的是我县在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资料,以及各个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代表的英雄事迹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利辛县这方厚重的热土,孕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儿女,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民族的解放,不畏艰险,前仆后继。他们为追求真理,抛头颅、洒热血,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进入第一展厅,映入眼前的红色屏风上“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在红色屏风背面是英名墙,英名墙上书写着利辛县273名革命烈士英名录。

        第一展厅分为四个部分:

        一是星火燎原。该部分展出的是土地革命时期我县境内共产党组织的活动和战斗经过。早在1927年,我县境内就有了共产党组织的活动。1927年2月,在阜阳丽泽中学蚕桑学校读书的王老人集一带的进步青年学生李怀恩、邵友莲、邓万益、邓绍尧和在阜阳以卖烟丝为生的马店青年张耀祖,经中共阜阳临时党支部负责人周传业、吕浩如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夏,他们受组织委派,分别回到家乡王老人集和马店,积极向农民和青年学生宣传马列主义,号召农民团结起来向地主阶级作斗争,同时积极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至1933年春,我县境内有王老人集、马店、戴庄等14个党支部,党员128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各地纷纷建立了红军游击队、农民协会和共青团支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打土豪劣绅的运动;组织群众抗捐、抗税、抗差、抗债、抗租、抗粮的“六抗”活动,同时积极参加在阜阳等地的农民运动。1928年4月,张耀祖组织农民协会会员200余名,邵友莲组织王老人集农民协会会员300余名,手拿刀枪棍参加阜阳四九起义。

        二是抗日烽火。四万万人齐落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该部分展出的是自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利辛县境内抗日战斗的经过以及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从1938年,我县境内也遭到了日寇的严重祸害,日军飞机数次飞临我县卢沟集、马店、张村铺等地狂轰滥炸,造成大批无辜群众伤亡。1941年,日军血洗张村铺,500多名日军在20辆坦克和60多辆汽车的掩护下,向张村发起进攻,血洗张村铺。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接到路集地下党的报告后,在旅长的带领下快速到达路集,与先期到达的抗日自卫团唐肇华、祝永和等人汇合,并于傍晚向张村日军驻地发起进攻,激烈搏击,战斗持续了2天2夜,打死打伤日军140余名,伪军200余名,端掉了日军在张村铺的四个据点。日寇抓住农民韩宗奎,让其带路。面对威逼利诱,韩宗奎毫不屈服,他知道,日军所到之处,百姓生灵涂炭,于是心生一计,将其带到张村铺南的老母猪港,使日寇陷入淤泥之中。老母猪港以南的百姓免遭涂害,而他却被日寇残忍的杀害,正如毛泽东所说: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三是迎接曙光。荡寇安民保家国,不计生死大义多。该部分展出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县境内发生的著名战斗以及淝河儿女们的英雄事迹。从1947年起,我县境内陆续发生了马店孜阻击战、刘集保卫战、苏家湾阻击战、平息望疃会道门暴乱等战斗。在平息望疃会道门暴乱中,以李洪奎为首的土匪暴动被平息,击毙会匪433人,俘虏600多人。在平息暴乱中,该区农民协会成员刘宗寅等11位同志壮烈牺牲。在刘集保卫战中,六分区十一团副营长王桂泉和3名排长及士兵英勇牺牲,共计25人。

        1965年5月1日,利辛县正式成立,5月27日,阜阳地委鉴于当时不能召开党代会选举的情况,指定由白镜清等6人组成中共利辛县临时委员会,白镜清任县委书记。

        四是新的征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该部分展出的是抗美援朝、七十年代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和平年代利辛籍战士的英雄事迹。1950年,地方人民武装部成立,积极发动青年参军抗战,仅马店区便发动200名青年参战。后方百姓也积极为前线战士捐资捐物,江集区光是鞋子便做7000多双。

        第二展厅展出的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等11部委评选出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利辛烈士陵园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第四、第五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亳州市第二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利辛县党员教育基地、利辛县国防教育基地、利辛县拥军优抚拥政爱民教育基地等称号,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

版权所有:利辛烈士陵园 信息维护:利辛烈士陵园 访问量:450900

 累计献花:220984

利辛烈士陵园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皖ICP备20240401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