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清明节,清风落日寄哀思!”清明节将至,城北学区的各校师生,纷纷以不同形式举行祭英烈活动。
“刘家集烈士陵园”、“刘然坊红色教育基地”都在城北学区。附近的学校师生,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怀着对烈士无比敬仰的心情参加祭扫活动。
时光飞逝,但师生们不会忘记: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六分区十一团,为巩固和扩大解放区,支持地方政权建设,转战于涡淮之间。当年4月18日,在打击凤台、颍上之敌后,全团奉命北返宿营于刘集、刘染坊和江寨一线。当日上午10时许,驻董集国民党新编74师的一个加强营及保安团1200余人,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向我军驻地发起进攻。战斗打响后,广大指战员发扬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主义精神,与反动派展开了浴血奋战。战斗中,当地人民群众冒着枪林弹雨为子弟兵送弹药、送茶饭、抬伤员,在军民齐心协力下连续打退了敌人多次猖狂进攻。下午4时许,我军向敌军发起围歼,残敌遂惊慌败逃。此仗共毙敌200余人,俘敌15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7挺、步枪100多支,粉碎了敌新编七十四师妄图控制阜蒙公路,分割我六分区的企图,使阜蒙公路南北交通畅通,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六分区根据地。
在这场战斗中,双方交战异常激烈,十一团也付出了沉重代价。该团2营教导员戴春生、3连指导员刘万成、4连副连长李生光、8连连长岳顺等百余名同志负伤,包括1营副营长王桂泉在内的30位同志光荣牺牲,被就地安葬在附近的刘染村。解放后,国家追授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的王桂泉等30名同志为革命烈士,他们长眠于刘家集烈士陵园里。
在烈士陵园里还长眠一位身边的英雄江泽国烈士。江泽国烈士,利辛县城北镇城北社区江小集庄人。2015年8月12日深夜,天津市滨海新区大爆炸,利辛籍消防员江泽国在救援行动中因公殉职,享年37岁。8月17日上午,江泽国的骨灰在利辛县城北镇烈士陵园安葬,他是城北镇人民的骄傲。
师生们重温了这段历史,进行了集体宣誓,向先烈致敬默哀,献上花圈、鲜花,用毛巾恭敬地擦拭墓碑上的灰尘。
一年一度的祭扫活动,不仅是缅怀先烈、寄托哀思,更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爱祖国、爱英雄,以英雄为榜样,勤奋学习,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城北一小的师生到陵园祭奠英烈)
(城北学区翟腰楼小学的师生向烈士敬献花圈、鲜花)
(陆楼小学的师生代表到烈士陵园祭扫)
(城北学区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向烈士敬献鲜花)
(徐田小学少先队员代表到刘染坊红色教育基地祭扫)
(陆大营小学师生网上祭英烈)
(刘染小学的师生到刘染坊红色教育基地祭扫)
(江桥小学的师生到烈士陵园祭扫)